在《人民的名义》的剧情里面,我们都知道,当时的汉东省刘省长还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要退下来了,因此,很多省委委员对于省长这个位子也是虎视眈眈,而其中要说最勤奋,也是最有可能坐上省长位子的,就是李达康了,甚至连外界都传言说是沙李配,可是,问题也来了,这个位子为什么不可能是高育良呢?
因为我们都知道,从政治的角度来看的话,李达康只是省委委员,京州市的市委书记,而高育良是省政法委书记,还是省委副书记,怎么看高育良,从座次也能看出来,高育良应该是三把手,因此,高育良的升迁速度明显是要高于李达康的,那为什么不是高育良来当这个省长,而是李达康呢?
首先,就是年龄问题了,我们都知道,剧中的高育良并不是什么年轻干部了,他已经是50多岁的人了,一般到了这个年龄的干部,大多数都是需要内退,也就是我们说的退居二线工作,这时候,对于高育良来说,如果他能安稳点的话,明年大概率会去政协或者人大当主任,年龄就已经制约了高育良能否更进一步的可能。
除此之外,还有沙瑞金,其实,很多观众在追剧的过程中,也能看出来的,沙瑞金多次和李达康见面,甚至还特地去了李达康曾经主政的林城考察,这些都能看出来沙瑞金对于李达康能力的认可,当时,李达康的老婆出事之后,纪委书记田国富就多次出面打压李达康,企图阻止他上任省长,可都遭到了沙瑞金的保护。
所以,对于高育良来说,当省长基本没机会了,这时候,高育良最好的选择反而是退居二线,去当一个人大主任的工作,如果是这样的话,估计高育良也算是安全落地了,可是,他却看不清楚形势,还以为是赵立春时期的那种情况,最终,把自己折腾得十分狼狈,最终的结果也就在所难免了。
有人可能会说什么高育良应该能安全落地?我看不一定,事实上,高育良早期还是有很多机会的,甚至沙瑞金曾经多次暗示性拉拢高育良,只要他能和赵立春,或者说得更加直白一些,是赵瑞龙完全切割的话,那么,他大概率是能下船的,可是,他的性格中带有那种文人的倔强,这种倔强,毁了高育良。
这一点,想必祁同伟是看得最明白的人,他曾经就对那个高小琴说过,高育良这个人就是文人的性格特点,如果他没有文人的那种迂腐,说不定他还有机会,只可惜,这个机会现如今看起来已经不是那么大了,沙瑞金给他的机会没能抓住,他自然是没啥好下场的,或许,他和祁同伟切割才是最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