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驱动方式有几种?前驱、后驱、四驱,那么有没有听说过"一驱"或"单驱"?从物理角度简单分析就能想到,只要有四个车轮,不管是哪一个,单轮驱动似乎都不合理。不过历史上还真有过这么一款车,那就是号称国内微型车开创者、见证者之一的海燕SW-710。
已经"绝迹"的海燕汽车制造厂如今几乎已被人遗忘,但他们却有一段"不平凡"的历史。上世纪50年代(准确来说1958年),为了迎接新中国成立10周年,上海客车厂前身的上海汽车修造厂,联合几家汽车厂家开始研发用来替代行驶不稳的"小三轮"的小尺寸、低油耗微型汽车。并在同年10月份研制出了沪客580型微型汽车。同年10月,上海微型汽车制造厂成立(上海市出租汽车公司保修车间和上海三轮车生产合作社合并而来)。
(海燕CK730)
1959年2月起,上海客车厂通过改进原型车的方式研制了海燕CK730。但因费油、可靠性差、不耐用等质量问题,在同年5月停产。后来在吉林工业大学的设计方案基础,和工程师们的研发努力下,1960年,更"先进"的海燕SW-710诞生。
海燕SW-710搭载一台排量约0.3L的四冲程发动机,采用与"保时捷相似"的后置后驱和风冷散热结构(油箱和备胎前置)。然而最奇葩的是,拥有四个车轮的它,采用左后轮单轮驱动,并且它还没有差速器。理论上讲,这款驱动方式"奇葩"的车型,很难做到平衡和操控。
动力方面,海燕SW-710搭载的0.3L四冲程发动机最大马力13匹,匹配3速手动变速箱。纵然它只是一台长不到3米(2940毫米)、宽略超1.4米(1430毫米)、高不到1米4(1360毫米)的微型车,这样的动力参数肯定也离不开"肉"。实际时速约50-60公里,百公里加速"一辈子"的它,似乎也解释了这一点。以当时的机动车保有量和节奏,这样的速度或许也不会被后面的车大肆鸣笛催促。同时这样也能换来一项好处,就是将它奇葩的"一轮驱动"带来的不平衡进一步缩小。
(MINI Cooper1971)
https://www.360kxr.com/ybdtd.html虽然已有半个世纪历史,但外观方面,小巧的海燕SW-710和很多微型汽车一样,同样可以用"可爱"、"萌"来形容。双门车身以及因后置发动机基础带来的车门后两侧的进气口设计,视觉上还真有那么一丝跑车的"运动感"。甚至车身还用到了现在都不过时的镀铬装饰。圆形前大灯和鬼脸式"进气口"组成的前脸很像憨豆先生的座驾MINI Cooper1971,在今天看来还真有那么一丝经典的"情怀"感。
钢板裸露的中控台和二幅式方向盘组成的内饰,在今天看就只能用简单来形容了,但在它生活的年代也是非常时髦的。得益于前置备胎、油箱,后置发动机的结构,和后叶片弹簧非独立悬架底盘基础。海燕SW-710前后排都能获得微型车该有的空间,满足"基本"坐人需求。
或因当时技术的落后,这辆海燕SW-710同样有着可靠性差、行驶噪音大、油耗高等问题。加上有限的车内空间,它最终只生产了100辆便停产,1978年后全部淘汰。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的100辆海燕SW-710当中,曾有51辆给上海市出租车公司用做过营业性试运行。这在国产自主品牌车型当中,也是鼻祖般的存在。
简单且带有山寨的设计元素,奇葩的驱动方式,甚至相比于当年的同级别海外车型,海燕SW-710的核心技术都处于落后地位。但作为最早一批微型汽车,且担任过出租车运营的它,是新中国微型车领域当之无愧的"鼻祖"之一。从它身上某种角度能感受到那个纯真年代,老百姓们的活力和信仰,同时也为后来的晚辈车型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也让很多网友、车友们长了"见识",要不是有这次对经典老车的回顾与认识,笔者还真不知道世界上有过"一轮驱动"的。
吉林工业大学上海客车厂海燕憨豆先生微型车发布于:广东省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