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送温暖,让爱不缺席。
2024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国残联办公厅发出通知,对春节期间“助残暖冬”等工作作出部署。
通知要求,要突出做好困难残疾人关爱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及时传递给残疾人。要联动相关部门落实各项社会救助政策,特别要在联系服务广大残疾人的基础上突出做好困难重度残疾人帮扶工作。
早在12月21日,中国残联便召开了困难重度残疾人帮扶工作会议,要求各级残联组织协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建立完善并落实好各项保障政策,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兜住、兜准、兜牢困难重度残疾人民生底线,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残疾人身边。
就此,各地残联纷纷组织开展助残暖冬行动,解决困难重度残疾人的“急难愁盼”问题。
“助残暖冬”行动的河北模式
冬日的一大早,河北省广平县残联工作人员就来到大马庄村苏雷的家中看望。
今年38岁的苏雷,肢体二级残疾,靠年迈的父母照顾。苏雷告诉记者,每年一入冬,当地残联都会惦记着他们吃的、用的……准备得很齐全。
广平县共有持证残疾人6963名,为保障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温暖过冬,广平县将所有乡镇以网格为单位,安排专职委员为他们送去米、油、棉衣、棉被等过冬物资。
记者从河北残联了解到,“助残暖冬”行动最初是由河北省石家庄市肢体残疾人协会于2007年自发组织开展,走访慰问对象主要是边远山区的贫困残疾人。自2021年起,河北残联将“助残暖冬”行动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作为深入推进残联改革和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把走访慰问对象拓展到全省困难重度残疾人,走访主体也由专门协会扩展到全体残疾人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并逐步把“助残暖冬”打造成全省性助残品牌。
活动中,河北各地结合实际,创新组织实施,涌现出一批好的经验做法。比如,2023年以来,邯郸市残联联合市委组织部,组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残协专职委员、驻村工作队和残联工作人员共同开展走访活动,全面掌握残疾人生活状况,对1万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实施精准帮扶;保定市残联将“助残暖冬”经费纳入市级财政预算,投入资金535.35万元,惠及困难残疾人家庭7911户;秦皇岛市残联会同政府、财政、民政、助残公益组织等,实现困难残疾人走访慰问全覆盖;邢台市聚焦残疾人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活动中解决残疾人实际困难7158件。
同时,充分发挥残疾人专门协会作为联系本类别残疾人的桥梁纽带作用,使其在履行代表、服务、维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助残暖冬”行动中,各级各类专门协会按照困难重度残疾人优先和保急需原则,摸排确定走访名单,主动链接社会资源,深入开展走访慰问,充分发挥了基层触角作用。通过持续开展活动,有效破解了专门协会经验不足、辅助性不强、独立运转能力较弱和履职能力较低等一系列问题,专门协会逐步“强了起来”“活了起来”,为推动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强的组织保障。
资金方面,河北省的“助残暖冬”行动从单一依靠财政资金,到动员爱心企业捐助,再到链接公益组织及志愿团队的助残服务,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进一步整合,助残“新动能”进一步被激发,爱心企业助残、社会公益助残、志愿组织助残等助残模式不断呈现新亮点、展现新作为,不断汇聚起向上向善的强大正能量。
记者从河北残联了解到,2021年至今,河北省“助残暖冬”行动已累计募集款物2100万元,走访慰问困难重度残疾人7万余人次,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他们身边,有效拉近了残联组织与残疾人群众的距离,受到广大残疾人的真挚欢迎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下一步,河北残联将进一步摸清困难重度残疾人底数,核准情况、了解需求、建立台账,编制帮扶政策清单,以残联干部直接联系帮扶困难重度残疾人为契机,持续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服务残疾人群众,落实落细帮扶政策举措,切实兜住、兜牢、兜好困难重度残疾人基本民生底线。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残工委成员单位间灵活高效的协调联动机制,加强沟通协作配合,在帮扶困难重度残疾人上更加充分地发挥各部门职能优势,为残疾人办更多好事实事。
此外,河北残联将运用好社会化工作方式,推动建立企业家助残联盟制度,大力提升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善立方”品牌的社会影响力,为帮扶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聚焦困难重度残疾人帮扶
一袋10KG的大米、一桶5L调和油、一包年糖年饼和些许生活必需品……构成了价值约300元的年货大礼包。
记者从福建残联采访获悉,为确保广大残疾人安全温暖过冬、欢乐祥和过节,他们早早就与同人助残一起准备了200份年货大礼包送到困难残疾人家中,这样的活动,福建残联已经连续做了十余年。
助残帮扶,着重对困难重度残疾人的帮扶。
为了贯彻落实中国残联关于开展困难重度残疾人帮扶工作要求,江西残联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同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困难重度残疾人帮扶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残联深入推进残联改革和作风建设,在全省残联系统启动残联干部直接联系帮扶困难重度残疾人专项工作,做好残疾人民生兜底保障工作。全省各级残联全面传达学习会议精神,迅速启动深化残联改革和困难重度残疾人帮扶工作。省残联处级及以上领导干部,分别与驻地附近社区困难重度残疾人结成一对一帮扶,密切联系交流、入户走访探视、落实保障政策,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送到残疾人群众的心坎上。
同时,江西残联设区市、县级残联科级及以上领导干部坚持就近就便、务求实效、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一对一结对帮扶困难重度残疾人,为困难重度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改善生活状况,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为残疾人群众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
为了响应山东省邹城市残联关于残疾群众温暖过冬、温馨过节的有关工作要求,香城镇积极动员香城新联会、社会爱心人士走进香城镇“如康家园”开展“助残暖冬”活动,为残疾群众送去关怀与惦念,传递爱与力量。
活动过程中,工作人员与爱心人士为园内残疾群众发放了米、面、油、方便面等生活物资,并与残疾群众近距离拉家常,详细讲解助残惠残政策,耐心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及生活上面临的困难。
这样暖心的画面,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也在同步上演。连续几日,霍山县下符桥镇残联都在组织开展针对困难重度残疾人的帮扶,为他们送上党和政府的问候和祝福。
走访慰问期间,镇村残疾人专职委员到困难重度残疾群众家中实地走访,发放棉衣、棉被,详细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进一步了解他们的需求,倾听他们的心声,并宣传好惠民政策。此次“暖冬行动”,镇、村残联(协)共走访慰问困难群众30余户,并为10户困难家庭开展了“两节”期间集中走访救助,共发放慰问金5000元。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中国残联先后部署开展了困难残疾人家庭访视、定期接访、“邀访·倾听”等专项工作,为困难重度残疾人提供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服务,为进一步做好困难重度残疾人帮扶工作积累了实践经验。各级残联每年都开展残疾群众走访慰问活动,为困难重度残疾人送去温暖和关心,以实际行动倡导扶残助残社会风尚,形成理解、尊重、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对于震后灾区的残疾人而言,这个冬天充满了挑战。
作为震后“砂涌”灾害最严重的村之一,青海省海东市中川乡草滩村的困难重度残疾人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形势,让他们本就脆弱的生活生存状态变得更加困难。就此,青海省残联认真倾听他们的困难和需求,并为他们送去辅具、棉被等急需物资,全力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同时,带领受灾残疾人群众坚定信心、共渡难关,全力打赢抗震救灾这场攻坚战、持久战,确保受灾残疾人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微光成炬,暖心相伴。一份年货,一缕温情,给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带去了一股暖意,让这个冬日不再寒冷,鼓舞着残疾人克服困难、积极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