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总会有遗憾,生活中难免有些遗漏,但千万别忘了给我们“添加星标”哦!这样每次督都的新文章都能及时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让我们一起不留遗憾,温暖相伴
果然实践出真知,古训道:不该管的别管,不该问的别问,不是没有道理。近日,太平国发禾和(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太平国发)估计也是深深的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太平国发2017年1月成功备案,管理规模在20—50亿区间,在圈内也是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然而,这家私募却在原则上犯了错误:因由非本机构雇佣的人员进行推介的违规行为,被中基协进行警告。
对此结果,太平国发并不认同,故提起申辩,表示太平国发的投资管理团队拥有包括在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专业机构多年任职的经理,同时保险公司对于符合条件的客户,有综合服务、赋能的意愿。
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业务员曾莉,了解到太平国发拟募集资金投资于百佳医院项目。此后,曾莉向太平国发引荐潜在投资人何某娥,太平国发及其员工任经办人员向何某娥进行基金推介完成相关认购程序。表示曾莉仅向太平国发引荐潜在投资人何某娥,并未参与任何推介工作。
但结果却被自己人“打脸”。在监管的问询中,太平国发表示是曾莉通过该沟通交流会了解到太平国发拟发行国发基金并投资于百佳项目。在获得有关基金发行、投资等重要信息后,进而向太平国发引荐潜在投资人。
毕竟是“自己人”,嘴巴严一点或许激不起什么浪花,但是曾莉不仅将私募基金发行、投资等事项对外透露,还对投资者承诺保本保收益。结果就是不仅没有提供情绪价值,还被投诉至监管部门。。。
更有意思的是太平国发的企业文化。早期在其公众号上,对于团队内部其不仅提倡充分开发、利用、整合公司内部的人力资源,还励志为公司培养和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人员队伍。这团结还是挺团结的,内部大家信息共享,但是对于员工的自我培训,似乎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毕竟太平国发在工作上的口号是追求“完美”,并且为此还发布了一篇文章表示“做完”和“做好”的区别,就是人生的差别。不过从投资者的“反馈”来看,高管团队的还需再多加努力才行。